第864章 胡三七的故事4-《明末球长》


    第(2/3)页

      至于好像范进中举那样,一个中年老屌丝中举后,无数人前来捧场,送钱送物的就不说了,送田地的,一家子自己投献给范进做奴仆的,人家都未必收啊。

      孔家要的仆人自然不可能那么低俗的随便接纳,一般都是要“家生子”或者很小就买下来,调教出开挂的伺候人本事,顺从的思维,真正把奴性灌输下去,才会让人亲手伺候。

      胡家几人之所以如此兴冲冲的找过去,原因也很简单,孔府一位身份很高的老人物,正听了某位得道高人的指点,去学习某些人的先进经验,玩双修大法!

      足足七七四十九个十岁左右的幼女,当真是花费巨大,最难的是,还得是和老爷八字相和,还得是山东本地的女子,与孔老爷相配后,领悟金丹大道,得道成仙。

      在历史书外,所谓的衍圣公很多时候有着不为人知的黑暗,正如汉奸侯方域可以变成桃花扇里的好人侯方域,那么孔府的事情自然也是被如此掩盖了。

      虽然在正史上没有记载,但是在一些角落,还是被记录下来:……衍圣公孔弘绪坐奸淫乐妇四十余人,勒杀无辜四人,法当斩。诏以宣圣故,削爵为民,以弟弘泰代……

      按照当时的《大明律》,孔弘绪如此作恶多端,自然必死无疑。可是因为孔家作为一个特殊的家族,再者他世袭衍圣公封号在身,当地的官员不敢擅自做主,只好一级级报到明宪宗成化皇帝哪里。成化皇帝一听勃然大怒,可是气归气,考虑到孔子作为“素王”、“至圣先师”,如果贸然杀了他的后人有些不妥,更为重要的是千年以来各朝各帝为巩固政权树立的儒家文化、皇朝思想将轰然倒地。

      确实,明末社会的封建地主缙绅,是当时中国社会之中最有知识文化,也是头脑最聪明的一群人。他们并没有整天无所事事睡大觉,也是在积极学习的。但问题在于,在他们的眼中,真正值得学习的知识,仅限于写八股考科举当官谋特权一项,简单来说就是如何成为剥削者。至于生产方面么,无论是工业、农业、商业还是战争掠夺,都不是缙绅的“根本”、都是不务正业的“杂学”……

      而作为明末文人的代表,一辈子只在八股文里钻研,衍圣公家族自然是正应了李向前总结的,无事生非的原则,如果一群人不缺衣食,你又不帮他找事情做,那么生乱子做各种破事儿也就很正常了。

      七七四十九个童女破身固然不好找,但孔家家业大,有钱的很,影响力身后,虽然那道士要找八字合的童女但也不是很难。

      而胡家却刚好有这么一个闺女,幸与不幸的刚好十岁,是胡三七的五服内的表妹,被孔家的三管家找到后,威逼利诱一番后,虽然其父母很是不舍,但既然老爷要,自然是给,而衍圣公府上也投桃报李,给了胡家一个投献的身份,每年只需要上缴很少的一点好处,就可以挂名在孔家身上,不必缴纳官府的税负。

      这当然是伤害了大明朝,伤害了中国的利益,但这关衍圣公什么事?衍圣公只需要养尊处优,偶尔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吹捧的话,给无论哪个皇帝的合法性背书,也就差不多了,顺便随时准备投靠新主子做汉奸,那自然是万事顺遂。

      胡家的底气也在,由于信息的偏差,他们自然不知道,胡家的女儿进了孔府,实际上是和几十个女童一起进去的,还以为是被某位大老爷看中,哪怕变成小妾,那也是天大的权势啊。

      反正在想办法搞定了县衙的上上下下后,胡家确实不必缴纳皇粮国税以及各种的摊派徭役了。

      不过,胡家几人到了曲阜,可是不容易,这里的宅门大,他们也不是当初与衍圣公家的管家联络的人,自然有些抓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