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嫉恨滔天-《明末球长》


    第(2/3)页

    姜庆说道:“官府不过是管着收税和巡捕等事,而这通儒院,做的却是庶民日常之事,日常教化之德,每旬之中,那些庶民都要去祠堂学堂,听儒士讲解为人之道,尊儒尊孔,学习一生遵从国教的教化之德啊。”

    “那这儒士……”

    “所谓儒士,可以收取那些贱民十分之一的收入,名曰什一税,要交给地方上的通儒院使用,这些什一税,分给中央通儒院一部分,其余自留享用,自然是给通儒院里的饱学之士食用,而以文采取院长,院长可以享用本府出阁女子的初夜权一次,作为其传播儒学辛苦的补偿啊。”

    几个穷苦一些,至今尚未娶妻,或者来帝都后,窑姐儿们更喜欢接待富商,冷落穷鬼儒生,早就憋坏了的家伙,不由得咽了咽口水,这样的好事,简直是美啊。

    “立儒教为国教,传万世之根基,百姓入教缴纳什一税!”

    郑森记忆了一下,这与其父加入的天主教相差仿佛,而那些天主教的教士却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这一点在其父改名尼古拉的时候就已经确定。

    他按照家乡的经验,明白得士心才是要紧的,想起去日本看望母族的时候,所见所闻,说道:“大明朝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贵贱难知,使得百姓没有敬重,要做的,就是要知道贵贱,我的想法,是允许文士可以佩剑而行走,如果路遇贱民不肯跪地让路者,文士可以当场斩杀之,既如此,才能让文士们有威望,说话管用啊。”

    作为一名混血儿,郑森倒是没有太深厚的民族主义情绪,正如某位长老所言,发展才是硬道理,不过帝都的官场让他看不懂,最让他惊讶的是,帝都的商业环境被刺刀和步枪保护的非常完善,任何企图伸手索要干股或者利用权力排挤人的行为都被进行了清洗,甚至也有福建的乡党就此惨死,回到福建老家后,乡亲们不敢置信这么一点贪赃枉法在大明朝就好像呼吸一样正常的行为到了新朝廷就要遭遇灭顶之灾。

    这种环境,如果是原本做海商的那个郑芝龙,也许会感动而高兴,但已经逐渐成长为反动托拉斯主持人的阶段,却是惊疑不定,与帝都虽然在广南省的所谓合作非常顺畅,旗下的船只赚的很不错,几乎可以达到今年三分之一的收入,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郑芝龙在盘算新迎娶哪个小妾的时候,突然惊觉,虽然钱赚了不少,但现在,帝都已经是在广南扎下根,从此动兵再也不需要从北方来,而是可以从广南一地席卷整个大明了。

    未来再也容不得首鼠两端,那些大铁船逐渐可以卖给北方良民,甚至卖给他,但那些船可不是好来的,需要在北方有所谓的注册公司,那就意味着要把他的家底都给长老们看见!

    那些一无所有的漕户也许可以因为北方的充分供给的粮食而直接用脚投票跑去北方,但对于已经是福建一霸的郑芝龙却不做如此之想。

    对他来说,要思考的是如何将家族事业长治久安下去,银弹攻势都是毛毛雨而已,他曾经让绘里香闪烁的提起过,福建可不可以裂土分茅,他愿意每年给予岁币也行。

    得到的回应是带着血淋淋味道的回答,想分裂,从他们的尸体上踏过。

    郑芝龙急的跳脚,作为多年的老海狗,他可是太知道,自己面对的战争态势有多么的艰险。

    从绘里香那送回的消息里,帝都是有着射程几里地之远的大炮的,任何什么红衣大炮都好像笑话一样,而且最可怕的是,那种炮小巧至极,一两个汉子就搬运的动,再不懂陆战的人,也该明白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最可怕的是,帝都似乎极度厌恶官员经商,以及利用官位索要干股等行为,但郑芝龙目前做的事情,还不是如此?

    他不知道未来会如何,自家到底赚了多少钱,郑芝龙自己实际上都不敢计算,但绝对是一笔天价,他之前给自己准备的坟地,从请各路风水先生,再到设计,挖掘准备,已经花出去五千两,还仅仅是个开始。

    拥有如此多的巨富,但郑芝龙却是每日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中,最关键的就在于此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