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越南杂事-《明末球长》


    第(3/3)页

    农场内,几个皮肤熏黑的汉子正愁眉苦脸的对谈,帝都的政策好是好,但坑爹的地方也多,也是他们太过贪婪。

    帝都计算白糖收购价的时候,是以吨来计算的,当然了,老百姓知道的就是两千大斤的水平,最低保障收购价只有三千元,这个价钱,刨去成本,刨去当初买种子和各种投入,还有一家老小的吃喝,剩下的也就是不多的赚头了,因此都是指望着大商户来收购。

    原本该指望洋人来,但他们是靠不住的,听说他们手头的钱也都是从海外抢的,本就不多,不像是前些年那么好做生意了。

    白糖这东西还经不起保存,糖厂也是个技术活,虽然长老会尽力扩散技术,但那不是手工业可以一点点做到的。

    当然了,能白得这么多土地,本来应该高兴的不是。

    长老会似乎早就有所计算,因此早准备好了。

    “爹,俺回来啦,你看这大车上的东西,都是长老给的。”

    “好。”

    虽然这一车的东西都是一些木桶还有箱子,但是去了一趟就有这么多东西,也算是值得了。

    “这是合同。”

    “合同,什么合同?”

    汉子拿过来看了看,虽然还不习惯这简体字和横排字,但是想看懂还是很简单的,这合同的内容却是广南省官府借出酿酒技术和设备原料,而以十吨朗姆酒偿还就好,朗姆酒的收购价,可以达到每吨五千元以上的水平!

    “是谁让你签字的!”

    男子痛心起来,这不就是说,为了这点设备,就要给官府五万元?

    虽然这收购价未必这么低,也许洋人还会要更多呢。

    “我就知道,什么朝廷都是靠不住的,五万块就这么白白的给人,你个败家仔,我打死你。”

    这骂骂咧咧的也不停止,事实上,这一幕不仅仅是在这里出现,虽然以产能而论,这点白糖在后世连一天的消费量都远远够不上,但对于目前这个时代,还真未必能消费,虽然北方的经济正在走向近代化,但老百姓小心省钱依然是主流思维。

    “爹,别打了,我看见有扫荡队的大兵,估计是要在咱家休息了。”

    那汉子却是马上停手,变得笑容可掬起来,远远的看着那群戴着斗笠的汉子,就这么迎接了过去。

    这是一队有20多人的部队,打头的汉子举着把砍刀,背后背着步枪,后面的男子表情轻松,他们的衣服都是黑色的,露出胳膊,但背心却似乎带着甲片,在一侧还有两个字,黑水。

    还有几个被驱赶着走路的女子,哭哭啼啼的。

    “快来招待几位军爷,军爷辛苦啦。”

    “对,咱们的太平日子,都靠军爷们的照顾啊。”

    虽然这些人身上都有血,不过这些开荒者却是丝毫不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