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经世济用之才-《文科大唐》


    第(3/3)页

    身份决定立场,李世民如果只一个等待夺嫡的皇子,那也许他非常渴望得到关陇集团和山东士族的帮助,所以他选择和他们合作。可是,另一方面,一旦自己真的坐到了皇位上面,那他思想也都不同了。他反而认为关陇集团在掣肘他,让他非常不爽快。所以现在李世民打算扶持寒门人才开始崛起,这个也就是为何后来科举制越来越盛行,科举制度越来越完善的缘故。任何皇帝都不希望被士族掣肘,并且被那些士族控制,所以他们通过科举选拔寒门庶族的人才,让他们进入官场。

    进入了官场之后,进入了政府这个“国家机器”,那他们肯定会为了争夺“国家机器”而进行争斗。而寒门庶族没有庞大的家庭背景,不像是士族那样身兼政阀、军阀、学阀、财阀四位一体的庞大势力。所以寒门远比士族要好控制得多,所以李世民希望能够通过寒门人才排挤士族。

    “这个时不凡,还是可以重用的!”李世民想到。

    如果说作为一个夺嫡的皇子,那对于李世民来说时不凡也就意味着背叛。可是现在作为皇帝来说,他也都希望扶持时不凡来让他去和士族去开喷。所以,在这一刻,因为身份立场的不同,所以让李世民看待时不凡这个人也都有了不同的看法。现在李世民的敌人潜在敌人是士族,已经不是自己大哥了。所以时不凡收留了李建成的女儿,那也都未必是不能够接受的。

    李建成再怎么样也是属于过去式的了,如果和一个已经被打败的敌人纠缠那么多,那这样李世民也都不可能有今天的业绩。所以现在李世民也都认为时不凡当时虽然收留了李建成的女儿,可是对于目前的形势已经改变了,不再是过去那个夺嫡的过程了。所以形势改变了,那李世民的身份思维也都改变了,对于时不凡的看法也都改变了。尤其是面对房玄龄这个山东士族的代表,所以更是坚定了李世民要重用提升寒门地位,逐步用寒门来驱逐那些士族的想法。

    从三国之后,其实无非是君主、士族、寒门之间相爱相杀的斗争史。君主依靠士族上位,可是上位之后又要相仿设法限制士族。而士族依附于皇权,可是却也都希望能够掌握更大权力,甚至架空皇帝,然后利用国家机器来打击压制寒门。

    至于寒门,上升的路途几乎被阻塞,而他们势力也都不太强大。九品中正制的选人制度之下,他们也都无法上升太高。当然,只有极少数的寒门走到高层。可是那时现象级,并非是能作为普世性的方式。

    不过,南朝第一个寒门皇帝也就是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不过这个刘裕也都采用了打击士族的策略,甚至抑制士族土地兼并,通过各种手段罢免杀死处置士族官员,兵对官员进行了考核,淘汰了不少所谓九品中正制下的孝廉和秀才,不过后来士族再次扶持了灭了这个刘宋。可以说这个是君主、士族、寒门相爱相杀的阶段,直到唐朝结束都是如此。

    李世民现在思维变了,所以他真正一屁股坐按到了这个皇位上,他不再认为士族是帮助自己的人,甚至是潜在的敌人,威胁皇权的敌人。所以,他打算重用寒门,额首先也就是要重用时不凡了。虽然时不凡收留了李建成的女儿,可是这个就目前这个局势,再加上时不凡真的有如此“经济之才”的情况之下,那也都未必是什么不可原谅的罪过,所以李世民也都有了想法,认为不是不可原谅的了。

    李世民回到了寝宫,然后脱下了衣服。

    “皇上,现在已经是秋季了,你看是否要准备一些秋装你?秋季变得稍冷一些了,所以皇上是否要加一些衣服?”有内侍过来问道。

    李世民想了想,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