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庄子对战争的思考-《庄子的故事》


    第(2/3)页

    道家虽然也讲杀伐果断,对于影响自己生存的人进行杀伐果断。可道家是有底线的,在不影响自己生存的情况下,是不进行杀伐的,生存是道家的底线。

    道家不是彻底地慈善家,不杀生。相反!对于影响了生存底线的他人和事物,出手都是毁灭性的,绝对不手软。也就是说,道家并不是说人类之间就不能进行战争。而是!我们要为生存而战争,不要作无意义地战争。

    可是?诸侯间的争霸战,往往并不是因人民的生存出现了问题,而对他国动战争。而是!诸侯君王之间为了争夺土地,为了称霸的虚荣,为了君王自己的个人目的,而反动起来的战争。

    所以!对于诸侯之间的战争,庄子以及道家都是不支持的。

    人民的疾苦、人民的生存艰难,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战争而造成的,逼迫着人民去参与战争。可战争并不能解决人民的疾苦和生存问题,相反!只会加重。

    所以!我们不要盲目地卷入到战争中去,而是!要看清战争的最终目的。

    而事实上证明,诸侯之间的战争,君王生战争的目的,只有小的诸侯国是为生存而战,而大的诸侯国动的战争,并不是为人民的生存而战。而是!为了称霸。

    小的诸侯国因迫于大诸侯国的压力,不得不卷入战争。其实!这场战争也不完全是因为人民的生存问题,而更多地是君王的君位问题。君王为了保住自己的君位,保持自己的子孙后代永远坐享君位,永远过着奢侈的生活,才参与战争的。

    小诸侯国因被附庸(殖民)而过上不如以前生活的情况是有的,可毕竟是因为受到了“双重赋税”而造成的。被附庸后的小诸侯国,一方面要供养自己的国君,一方面要供养占领国,双重赋税而造成的。

    而一旦小诸侯国灭国了,没有自己的君王了,往往就没有了双重赋税。

    对于人民来说,有奶便是娘。不歧视他们,不虐待他们,给他们生存的权利,无论谁来当君王,都是一样地。而有了歧视和虐待,生存仍然出现问题,人民才会站出来反抗。

    道家!是站在生存角度上来看待事物的。

    而其他各家,以及受大周几百年影响的世人,却并不是这么看待的。这些人都站在一个狭窄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认为自己的诸侯国灭国了是一种耻辱,认为要忠于自己的君王,认为这认为那,认为太多。反正!观点一致,战争就有了理由,就自然而然地卷入到了战争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