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高考 2-《校园柔情高手》


    第(2/3)页

    稍微好一点的虽然还可以拿着笔在草纸上写写画画,但似乎也是显得有些信心不足。

    只有大概不到三成的学生还能保持沉着的答题。

    “我看了试卷,今年的数学出的难度有点大啊,比以往的试题至少增加了5成的难度。”一个资深的数学老师轻声说。

    “是啊,你看这些学生的表情,就知道今年的数学难度如何了。”另一个老师随声附和。

    “恩,你们说的不错,今年的难度确实很大。或者这么说,今年不是难度大,而是试题出的题型有些偏,与往年高考的出题思路不同,与学生大量做的模拟题也不一样,在解体思路和思维方法上都有了很多的创新。这让一直习惯了题海战术,有了思维定式的学生们,一时之间很难适应。大家都清楚,一旦有了思维定式,是很难突破的。这次的高考数学试卷,很多题就是需要打破思维定式,用新的解题思路才能更好地作答。”数学教研组的刘组长说。

    大家纷纷点头,都明白刘组长说的是什么意思。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总有一套固定的学习方式。

    时间长了,虽然在熟悉的题型上可以越来越纯熟,但是难免在思维上就会出现一定的僵化与模式,即所谓的思维定式。

    只是很多时候,人自己很难发现这一点,于是在无意之中,就会有一些知识的“盲点”,在学习思路、解题方法上会变得比较单一。

    就是说,他们会很擅长做他们熟悉的题型,对平时接触少的题型,往往就不得要领。

    特别是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每天都大量接触历年高考的真题,高考的模拟试题,所以答题的方法都会潜移默化地按照以往高考的思路走。

    因为在规律上,历年高考的出题思路都是差不多的。

    并且除了学生之外,授课的老师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每个老师都有自己擅长的知识点,也都有一些自己不是太擅长的知识点。

    所以他们在教学生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思维上的僵化与解题思路的固化。

    这种情况在像是代数、物理、化学、几何等这些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理科上非常普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