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燃烧吧小锄头-《挖天庭墙角》
第(2/3)页
“好!真乃天籁之音!”在院墙外听墙根的无尘子却是一脸的陶醉。
无尘子赶紧搬了把小板凳坐在墙根,一边听着叶飞“打铁”,一边泡了一壶珍藏的大红袍,在板凳上摇头晃脑。
院子里叶飞,锄头上下翻飞,锄锄不离小光点,叶飞一直挖了七八个小时,天渐渐暗了下来,细如毛的小光点还是细如毛,不过早上是汗毛晚上却变成了狼毫。
叶飞眯着眼往光点里面看去,倒是隐约能看出一丝不同于光亮的东西,叶飞看到效果当下兴奋起来就要继续挥动锄头。
“哎哟!”叶飞却是觉得浑身上下酸疼,不眠不息干了一天铁人也受不了。
院子外却不失时机地响起了一声叫声:“先生,开饭啦!”
一股香气也顺着墙头飘了过来。
“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叶飞不由赞道。
原来无尘子今天费劲功夫,用了整整一天时间做了一坛“佛跳墙”,这佛跳墙制作却是极不简单,要到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二十多种原、辅料,先把十八种原料分别采用煎、炒、烹、炸等多种方法,炮制成具有煎、炒、烹、炸特色的各种口味,然后一层一层地码放在一只大绍兴酒坛子里,注入适量的上汤和绍兴酒,使汤、酒、菜充分融合,再把坛口用荷叶密封起来盖严,放在火上加热。用火也十分讲究,需选用木质实沉又不冒烟的白炭,先在武火上烧沸,后在文火上慢慢煨炖五六个小时,这才大功告成。这佛跳墙不仅用料考究,更是历史悠久,一直可追溯到唐朝。
唐朝的高僧玄荃,有一次在前往FJ少林寺传经,路过了当时的“闽都”福州,一天夜宿旅店,正好隔墙有一家地主以“满坛香”宴奉宾客,高僧嗅之垂涎三尺,顿弃佛门多年修行,跳墙而入一享“满坛香”,“佛跳墙”即因此而得名。
后来玄荃参悟佛法,却是飞升西天,不知道怎么就和鬼谷子交上了朋友,经常到天庭找鬼谷子谈古论今,鬼谷子有时就让叶飞准备材料,让玄荃做这道“佛跳墙”,做好后叶飞倒也有口福享受这道美食,没想到今日在人间还能遇到很久没吃到的“佛跳墙”。
叶飞闻到香气不由食指大动,一纵身翻过了院墙,无尘子早就搬来小桌子,摆好了碗筷,更是殷勤地给叶飞先盛了一碗“佛跳墙”,叶飞先喝了一口汤,却皱了皱眉头,觉得这道“佛跳墙”味道不正,转念一想这是人间到哪里去弄天庭才有的材料,这味道就是人间难得的美味了,于是就自嘲地一笑。
无尘子满怀期待,舔着脸笑着问道:“先生,味道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