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立基业当涂建镇-《无限之斧揽万千》


    第(2/3)页

    而李钦的南返,更是断绝了他们心中的渴望。

    “蔡玟的未婚夫!”对于他们来说丹阳镇将军李钦便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座高山,而这座高山并不是他们这些连官职都没有公子哥能够逾越的。

    自古丹阳多桀骜,自古丹阳出精兵。

    虽然丹阳民风彪悍,修习武艺的江湖人也是不少,其间也有想要用强。可李钦毕竟还有先天级别的战力,却是将他们一一打服了。

    几场厮杀,丹阳的地头蛇们也明白这位新上任的镇将是一个并不好与的角色。

    尽管有人传说他被奕剑大师傅采林,劈了一剑身负重伤,只有两年的性命,可只要他没死,丹阳地方上这些连先天都没有的人,却是再也不敢放肆。

    他们都低头了。有后台的人表示自己不会随意捣蛋,而没有后台的人则表示对李钦的臣服。

    对于这些臣服而来的大小江湖势力,李钦也没有斩尽杀绝的意思,他一边维持着自己的强势,一边则拿出一些好处给他们,让他们收益变得更加好起来。

    大业十一年三月,李钦的正式于当涂建镇,开始招兵买马。

    按照大隋军制,他麾下可以有三千五步兵,一千五骑兵,一共五千人。

    此时天下越的动荡,各地百姓流离失所的很多。是以,在李钦竖起募兵大旗,开出了那些在当时的人看来简直是奢侈的待遇之后,丹阳郡里便有许多吃不饱饭的汉子前来应募。

    不过三天,汇聚于当涂以北的人就达到了两万之众。

    这里面固然有很多是丹阳本地人,可也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丹阳的左近,列如长江以北的历阳、庐江、同安和长江以南的宣城等地。他们在给李钦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当地动荡的消息。

    皇帝开凿运河、三征高丽,其行为本身并不算错。可皇帝本身的急性子将如此浩大的工程和战事安排在短短的几年里完成,却大大消耗了大隋的国力、民力。

    上有所好,下比慕焉!

    皇帝好大喜功,那他下达的命令,就会被地下官僚变本加厉的执行下去,尤其是这些命令里有大量可以让他们下手,并令他们获得好处的时候,他们执行就变得更加过分了。

    在皇帝的劳役和官僚的逼迫下,正常而卑微的生活都无法维持了。某些不怕死的人干起了盗贼的行当,将屠刀举起对着和自己一般受穷的人砍了下去。州郡开始动荡起来,百姓开始外逃,很多人也都开始思考自己今后究竟该怎么办。

    在这个时候,谁能给他们一口饭吃,别说让他们去当兵了,就让他们化而为盗,成为所谓的义军,他们也是愿意的。

    “只是……每个月真的能拿到五百文钱,一百斤大米和一斤肉么?”来到当涂城北的人群,望着设立在军营门前的大黑板,听着站立在黑板前的士兵大声的宣读,脸上不由得显出狂喜和诧异。说到底,这样的条件太好,好的令他们难以置信。

    一百斤大米在足够一个大人和两个孩子吃一个月了,更别说还有铜钱和一斤肉。这样的待遇,别说是如今的乱世,就连盛世之中,只怕也只有家有十亩地的小地主才有这样的伙食。

    “当然可以,只是你要能通过将军大人的测试……上面的待遇只有最好的勇士的才能享受到。如果你只有一把力气的话,只怕也只能享受到基本的士兵待遇了。”辕门黑板前的士兵大声的回答,这不但是说给问话的人听的,更是说给所有人知晓的。李钦将高科技的耳麦给这名士兵装备上,让他的声音能够传出老远。

    “那基本士兵的待遇又是什么呢?”有人又问。

    “大米五十斤,肉三两,铜钱一百文!”士兵再次回答:“每个月将军都会进行训练考核,凡是达标的人都能提升待遇。但是有升有降。若是你训练不够无法达标,那里的待遇也会被降下来。什么水平享受什么待遇,这是我们丹阳镇的规矩。”

    “哦!原来是这样!”众人都明白了。

    “那眼下我们要通过怎样的考核呢?”他们对李钦的招兵条件都有些好奇。

    “你们可以先去那边报名……考核会在三天后统一进行。”士兵大声的宣布,同时他告诉众人:“即使你们无法通过考核,没法当兵,那也没事……看到那边为起的工地么?镇将大人打算再这里盖一些什么玻璃厂、钢铁厂、水泥厂、造纸厂什么的……虽然我也不知道这厂拿厂有什么用。不过大人说了,只要入厂干活,跟着大人怎么也会有一口饭吃的。”

    “是吗?不过……我们这里的人这么多,你们大人有钱养活我们这么多人?”也有人如此担心。

    “看到那边的十个巨大的谷仓么?那里面堆满了粮食足够十万人吃半年了……我想整个丹阳县的人也未必有十万人。你说有我家大人有这么多粮食,害怕你们吃穷了么?更何况大人口中的那些工厂,只要半年就能完工,有相应的产出……这可都是相当紧俏物资啊。”士兵如实复述李钦的话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