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耿精忠-《大明舰队》


    第(3/3)页

    见到杨起隆进来,耿精忠劈头就问:“不会又是吴应熊让你来的吧?”

    “这次是草民自己来的,有件事必须亲自见小王爷!”杨起隆神神秘秘的说道,还不时转头看了看周围。

    耿精忠道:“放心吧,这里没有外人!你有什么事就尽管说吧。”

    本来在耿精忠的府中有一些朝廷派来的眼线,被耿精忠现之后就找借口都调走了,现在的耿精忠把自己的额驸府经营得滴水不漏的。他的夫人虽是豪格之女,但为了自己靖南王府的利益,耿精忠还是宁可去损害清廷利益。

    杨起隆摸出一封信递上去:“这是有人托小人给小王爷带来的信,是小王爷您的家书,从福建来的,小王爷切记,这封信一定不能让外人看的!”

    这时候漳州失守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北京去,因为福建通往外地的出路,除了去赣南和广东的道路之外,其他的路子都被明军控制住了,清军根本就无法尽快把消息送出去。尚可喜战败的消息,还需要绕路广东才能送去京城。相比之下,明军通过双体快帆船,很快就把信送到山东,再通过天地会的地下驿站,短短几天内就能把信送到北京。

    此时清廷已经知道福州、兴化、泉州等地失守的消息,还不知道漳州的战况。耿精忠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信,看了一遍,脸色大变。

    “父王……”耿精忠心中大骇:漳州已经失守了,父王也落入明军手中!想要能够再见到自己的父亲,想要保住一家大小的性命,唯一的办法就是起兵反清了!

    不过耿精忠不能在京城造反,在京城他手头只有几百侍卫,这点人根本不够京城八旗、绿营塞牙缝的。要造反,必须找借口南下江宁,等明军来攻打江宁,再来一个里应外合,把江宁献给明军。

    耿继茂在信里面,也是这样交代耿精忠的,让他不要着急,不必轻举妄动,用不了多长时间,漳州清军兵败的消息就会传到京城,而他“自尽殉国”的消息,在不久之后也会被清廷的探子传到京城,到了那时候,耿精忠可以借口为父报仇,带兵去江宁。去了江宁之后,耿精忠在江宁等待时机。

    看着耿精忠脸上阴晴不定的表情,杨起隆轻声道:“小王爷,这或许是唯一的办法了!其实不瞒小王爷说,平西王府也有准备了!只要时机成熟,就起兵造反。”

    耿精忠从来就不是清廷的忠臣,他被扣押在北京当人质已经多年,也知道自己的祖辈和父辈给清廷立下汗马功劳,可是清廷却像防贼一样防着他们,更何况,这不是汉人的朝廷,清廷的剃易服,更是令耿精忠内心十分反感。他虽然是在关外出生的,但是对汉人衣钵还是知道不少,他就认为汉人衣冠远胜于满清的金钱鼠尾和马褂。

    “好了,杨先生先回去吧,这件事,某自有打算。尽孝道乃天经地义之事,某自然会对父王尽孝道的!”耿精忠道。

    几日之后,清军漳州战败的消息传到京城。又过了几天,耿继茂“不愿降贼,杀身成仁,自尽殉国”的消息也传到了京城。

    “父王啊!”耿精忠听到了这个消息,哭得晕了过去。

    府中的奴仆丫鬟们乱了手脚,管家掐了一下耿精忠的人中,他才缓缓睁开眼睛。

    “贼人害死父王,此仇不报,耿某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啊!来人啊!本世子要入宫面见万岁爷和太皇太后老佛爷!我要出兵江南!”耿精忠大声咆哮起来。他心中却在窃喜:只要朝廷同意,自己就能带上一支军队离开这该死的京城了!

    耿精忠入宫之后,康熙不假思索就同意下来,让耿精忠带兵去江宁。

    布木布泰也觉得为父报仇是应该的,但是布木布泰还是有几分不高兴:“额驸,靖南王为国捐躯,哀家痛心疾。可是王爷对手下管教实在不严,怎么那么多人从贼了?他们怎么就不肯殉国呢?”

    “太皇太后千岁!奴才去了南方,一定杀光那些叛贼!”耿精忠拱手道。

    布木布泰道:“哀家同意你出兵南方,不过朝廷兵马不足,还需要再招新兵。另外哀家再从娘家调一批精锐过来吧。”

    哼哼!吴应熊老哥,实在是对不起了,小弟要先离开京城一步了,您就留在这里,慢慢陪着康麻子玩吧!耿精忠心里暗道。(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