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们俩臭小子,是吃多了撑着了咋地?啥时候都不消停。这要是出了事情咋办?咋跟你们爹妈交代?都老大不小的了,就算自个儿不当回事儿,也得考虑考虑家里啊。”江逸晨拉下脸厉声呵斥道。 这两个家伙在外人跟前还算老实点儿,这才刚走就原形毕露了,真是不让人省心。 喜子见晨子哥生气。于是连忙解释说这码头下方都经过机器挖掘平整,没有暗礁石头啥的,施工的时候他都瞧得清清楚楚。所以即便就算掉下去,最多也就是穿着衣服洗个海水澡罢了,不会出危险的。 江逸晨则余怒未消。说就算没有石块,那身子、脑袋磕到下面的混凝土桩柱上也绝对轻省不了。为示惩戒。命令二人回去各自写一份检查,晚上就交上来。 喜子和来顺儿听到处理意见,相互对视一眼,同时点头答应下来。要说检查这玩意儿他俩包括来顺儿还真不犯怵,从学校到工作岗位,都写过好多回了,可谓轻松加愉快。 晴晴在一旁掩嘴格格直笑,被江逸晨狠狠瞪了一眼,说她这个小丫头就喜欢煽风点火,也不是盏省油的灯,回去一块儿写份检讨,还得深刻。 晴晴不满地哼了一声,将双马尾辫一甩,头转向海面。 谁知没一会儿,她又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新鲜事情一般叫起来。 “哎,你们来瞧啊,下面有大鱼呢。” “在哪儿呢,哪儿呢?让俺瞧瞧。”喜子立即快步走到近前,探长脖子,顺着晴晴的手势往下瞅。 石锁儿也不甘落后,凑了过来。 “嘿,真的有啊,好几条偏口,个头儿还不小呢。”几秒钟后,喜子面带喜色地嚷嚷起来。 江逸晨闻言也起了好奇之心,上前观瞧。 果不其然,只见路面下方的海水中,几条呈长卵圆状、身体侧扁的鱼正围绕着桩柱欢快地游曳,个头儿大约有二十多公分。 看来当初预计的附加功能并没有出现偏差,很顺利地实现了。 “呵呵,这回可省事儿了,往后咱们端个马扎直接坐在这儿钓鱼就成了。”喜子乐呵呵地说道。 “那感情好,也不用划船出去了。”石锁儿也非常高兴。 以往海钓,大多数情况下还得划着小舢板出海,一来二去的挺麻烦。又或者去攀爬那几块深入海面的岩礁,岩礁形状不规则上下较为困难,又容易打滑摔跤。哪儿有这里方便,平坦且舒适,视野也开阔,一览无余。 几人都有些兴奋,为此就地交流起钓鱼的经验,以及琢磨在码头上加点儿什么配套设施,比如遮阳伞、固定防水储物箱、小型折叠餐桌椅等等,让钓鱼工作成为一种享受,就像度假一样。 “要俺说啊,咱这儿才是真正的稳坐钓鱼台,京城那个算啥啊,最多池子里放养点儿锦鲤、鲫瓜子啥的。”喜子搓搓手,兴奋之余又给脚下的这块地方起了个雅号。 “你小子,还挺能琢磨。成,往后这儿就叫钓鱼台了,不过前面得加个‘小’字,省得人家告你侵权。呵呵。”江逸晨挥了挥手,拿出领导的派头儿批准了这个新地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