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顾律将电脑连上会堂中心的大屏。 接着打开一个论文格式的文件。 题目就是《潮汐作用对大断面海底盾构隧道管片接缝防水性能的影响研究》。 顾律清了清嗓子,在一双双审视和探寻目光的注视下,语气不急不缓的开始问题的讲述。 “对于海底盾构隧道,防水的重点是接缝处防水,这是整个防水体系中最薄弱的地方。而接缝处的防水主要靠弹性密封垫来实现,目前主流的盾构隧道密封垫是 EPDM 密封垫。对于EPDM密封垫,在密封垫材料、截面及密封垫沟槽截面一定的情况下,张开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密封垫抗水压的能力。” “……而我的方法,是建立盾构隧道的纵向等效刚度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潮汐荷载作用下盾构管片的内力,进而计算出隧道不同位置处的环缝张开量,并以此来分析潮汐荷载作用对大断面海底隧道管片防水性能的影响。” “首先第一步,是建立一个盾构隧道纵向等效刚度模型……” 盾构隧道管片结构之间由于存在大量的环向和纵向接头,导致管片间和管片环间的协同受荷变形机制十分复杂。 所以这个模型的构建是很复杂的。 而在目前适用于盾构隧道纵向力学性能研究的两种简化模型中,为了可以更加容易分析管片环在纵向接缝处的受力变形性能,顾律采用了一个名为“纵向梁-弹簧模型”的数学模型。 “第二步,建立一个地层-结构模型,盾构隧道采用beam188梁单元进行模拟,定义截面类型为圆管截面,内径为 13.5 m,外径为 14.5 m,计算模型横断面……” 顾律的讲述在继续。 前排,十几位院士一边听着顾律的讲述,一边低声窃窃私语的在交流着。 “顾律的这个思路,很巧妙啊!”一位院士啧啧感叹。 “没错。”郭院士捋着胡须,点评道,“他这是完全将这个工程学问题,转换成了数学的语言,然后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进行求解。” “说实话,我现在真的有点看不透顾律这个小子了。他在工程学领域的天赋很强,但毕竟接触时间短,底子不扎实。我原以为这个问题会难住他,不过看样子,似乎他的能力还游刃有余?”李院士摇头苦笑感慨。 “但这孩子吃的苦也不少啊!你没看到他那一双黑眼圈,都快比上熊猫了。不知道昨晚忙到几点。” “年轻人,还是需要节制啊,总是太虚了也不好。” “今天中午给他点几串腰子,让他补补。” “正解!” 正进入演讲状态的顾律,并没有意识到几位院士大佬在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 他已经完全进入了状态,在旁边一个个惊讶的眼神下,侃侃而谈。 “……模型构造完毕后,接下来便是计算参数,首先,第一个参数,潮汐载荷!” “……第二个参数,是隧道纵向等效抗弯折系减系数,根据盾构隧道结构的具体尺寸,沿纵向建立 9环管片。管片结构采用实体单元solid95模拟。” “当环间设置56根M36螺栓时,环间接头弹、塑性2阶段的抗弯刚度分别为: Kθ1 = 5.45 × 10^11 N· m/rad, Kθ2 =5.32 ×10^10 N·m/rad。等效抗弯刚度折减系数为:ηM=(EL )eq/EI=Kθ/El/l。” 顾律讲的语速不算快也不算慢,所以在场的大部分人还算能够跟上顾律的思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