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桃叶山杨广起三军,秦淮河陈主醉新春-《大隋王朝》


    第(3/3)页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天亮之后,已是大年初一,众将官等待陈后主旨意,这陈叔宝嬉闹一夜,又醉酒不醒,唯有贵妃张丽华陪在一旁,二人温情缠绵,醉生梦死一般。一个小太监进殿奏道:“启奏陛下,隋军昨夜渡江,众臣在宫外急切候旨。”

    陈后主懒洋洋靠在床边,似醉非醉,似睡非睡的对太监说道:“速命中书舍人施文庆,召集百官,代为决断。”

    “遵旨。”

    陈朝的文武官员迟迟等不到皇上召见,是越发焦虑,老将萧摩诃对老尚书袁宪说道:“事关重大,请老相国主持政事。”

    袁宪资历深厚,又是忠臣,也是难以忍耐,便想闯宫而入,正巧那个小太监从宫里出来,众臣以为皇上要传旨召见,太监说道:“皇上有旨,命中书舍人施文庆召集众将廷议。”

    中书舍人施文庆本不屑于江防之事,得了旨意,只能与众将廷议御敌之策,心中好不快活。众将与施文庆来到议事大殿,施文庆言道:“既然各位力主交战,可有良策?”

    大将樊毅言道:“京口、采石,均为险要,各须精兵数千,依险而守。如果丢失,必将大事去矣。”

    将军鲁广达、萧摩诃、任忠纷纷赞许,老尚书袁宪道:“此计可行,施大人应当速禀告皇上。”

    施文庆一看众人一致赞成,不好反驳,自己也不懂军事,只得说道:“好,诸位将军各自准备,我草拟奏表,去请陛下旨意。”众将信了施文庆的话,纷纷离去,等旨出战。

    施文庆出了议事大殿,正巧遇到直阁将军裴蕴,裴蕴潜伏陈国,为隋主当细作,正想打探军情,就问道施文庆:“众人商议,可有妙计?”

    “樊毅主张分守京口、采石,不知可行否?”

    裴蕴心里清楚,京口,采石是险要之地,若隋军攻不下京口、采石,就难以包围建康。裴蕴看施文庆话不由心的样子,挑唆说道:“京口、采石乃是皮毛之地,无关紧要。不如集中重兵,固守建康城。”

    施文庆听了裴蕴之策,颇为赞许,“若非将军提醒,险些因小失大。”施文庆是个文人不通军事,就喜欢省事省力,不愿折腾,遂欣然采纳。

    施文庆回到宫中,又等了半晌,陈后主才醒来,命中书舍人施文庆入宫奏事。施文庆来到宫中,隐瞒了樊毅的对策,对陈后主言道:“众将商议,不如放弃京口、采石,收拢十万守军,死守建康,方可无忧。”

    陈后主心不在焉的答道:“既然爱卿们已经商定,就依计而行。”只是挥了挥手,以示应允。

    一连数日,陈后主都未曾上朝,不但急坏了满朝文武,让归顺南陈的萧氏宗亲也心中不安,安平王萧岩、老二萧瓛、老六萧珣三人也会聚萧岩府上,商议退路。

    萧珣得了萧珺的密函,对二人言道:“叔父、二哥,如今三姐萧珺是晋王妃,何不投靠隋主,为时不晚。”

    话音未落,只见萧瓛站起身来,说道:“六弟决不可信萧珺的诡计,萧琮归顺之时,我等一起叛乱,杀了戴僧朔,隋主岂能饶过我们,决不可降。”

    萧岩不时摸着半白的胡须,双眼盯着桌子,低声说道:“眼下唯有一策,还有求生之机。”这才是:

    建康城外雾盖江,秦淮河畔醉梦香。

    爆竹飞花抨天宇,衔枚登岸满苍黄。

    东西夹击锁两翼,披荆斩棘围城襄。

    大难临头即将到,各自保命寻流亡。

    欲知是何求生策,且看下回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