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远处,马蹄声阵阵响起,一队人马疾驰而来。 陆昭漪坐在马车内,掀开帘子望向外面。 只见,马队为首的两名男子策马奔驰疾奔而至,停在了两卫跟前。 一个年纪约莫三十,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相貌堂堂,有一股江湖之人的豪爽;另一个,年龄稍轻,长相儒雅,一袭青衣白袍,风度翩翩。 那魁梧男子一拉缰绳,便,冲着陆昭漪所乘的马车拱手,“属下陆元,受盟主令调遣,带天下盟凝挥堂、右沁堂等三百七十五盟众,协助陆娘子行事!” 他说完,另一位儒雅男子微笑见礼,“属下文济,受赵夫子之令,带二百一十五名飘雪楼弟子协助陆娘子。” 陆昭漪眸光微闪,这两人,皆是江湖中一顶一的高手,陆元曾屈身作为陆家佃客,之后成为邺都鹿台禁卫都尉,为建立天下盟而费心费神。 至于文济,看似弱不禁风,实则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更是威国公文柯的幼子。 两人的身份,都不是普通人物。 陆昭漪回了个礼,“有劳两位了。” “客气,属下不敢当!” 她挑开车窗,望向外面那一群马队,略微收缩瞳孔,“楚年呢?” 听此,文济轻笑,“那小子不善骑御,正在队伍中,和别人同骑呢。” 她抿唇,“走吧。” 文济微讶,随即颔首,“是,陆娘子。” 马队与两卫跟上,朝东南方向而去。 此行是往濡须口而去,隔江对岸,便是丹阳郡的弋江城,由此沿江往上一路便可直奔建业城而去。 一路上,两卫士卒皆精神抖擞,肃穆无比,显得很是紧张。 陆昭漪坐在马车内,秀美的脸上尽显严肃。 她双手交叠置于膝盖,脑袋轻晃,细碎的银丝随着动作轻轻摇曳。 半晌之后,她突然开口,“影风、夏平朗,传令下去,今夜,必须达到濡须口渡江。” “是!” 这一众几千人马,沿着鄛湖西南岸一路朝向濡须口而去,中间并未有过停顿,由于急行军,他们跨过马尾河,在军马驿站换马继续赶路。 随后,经过丘陵一带,直到黄昏前后,才看见一片平地,濡须渡口,就在前方二十里之外。 趁着夜色,这几千人无声无息的渡江而去,而陆昭漪与楚年,留在了濡须中洲,统御全局。 入夜,皎洁月光照在中洲之上,笼罩在朦胧的月华之中,透露着宁谧、安逸,是一处极为安静之所。 此地,江水分流,一条分流绕了大半圈,又流回主流,因而形成中洲,被四面的江水环绕,是为一处天然的易守难攻之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