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访友-《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第(2/3)页
袁世凯答道:“两位兄台,世凯自知斤两,何况小弟不愿青灯黄卷的博取一个功名。”
徐世昌道:“那尉亭可投到两江总督左宗棠门下,将来可谋一出路。”
文增瑞道:“对,当年三爷爷和几个叔叔跟他也有旧,若是你去必定会有个好安排。”
曾国藩死后,湘军系统散的散,亡的亡,早已不能与李鸿章盛极一时的淮军相比。不过不知是李鸿章“义道”,还是朝廷在搞权力平衡,李鸿章除了担任一年的两江总督(1865-1866),他从未妄图染指两江事务。因此形成了湘军旧将长期掌握两江的现象,而如今在两江总督任上的是左宗棠。左宗棠与李鸿章的恩怨要追溯到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当年为了剿灭太平军,两人在战斗中因为争功生恨,此后做了一辈子冤家。
听了文增瑞的建议,袁世凯答道:“左宗棠与李鸿章多年来一直不和。如今我既已入李门下,若是再投左宗棠,这一年时间的辛苦浪费不说,李鸿章必定不能容我,而且左宗棠必定也会对我多多提防。”
徐世昌道:“既然如此,那尉亭你再找个人捐个官,若是有好的实缺未必不是一个好出路。”
文增瑞道:“对,卜五兄说得对,如今四叔在京城为官,不妨去找他试试。如今李中堂既然已经看重你,要是有实缺必定会让你担任。”
听了两人的这些建议,袁世凯深深的叹了口气道:“小弟如今欲去从军!”
“从军?!万万不可……”
对于文增瑞和徐世昌提出的那些出路,袁世凯不是没有考虑过。离开了李鸿章幕府,如今他有四个选择:科考、捐官、另投他人门下以及从军――看似选择很多,不过合适他的却不多。
科考是袁世凯一早就已经否定的一条道路,对那些八股之学他已经深恶痛绝,怎可能去吃“回头草”。何况就算考取了功名,还不是要依附这些权臣,还不是要在各个幕府中争一席之地。第二个选择――捐纳,这也不适合如今的袁世凯。如今袁世凯缺的不是钱,也不是一个可以捞钱的空缺,他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发展自己势力的地盘。而要成为一方之主,除了督、抚一级的官员以外根本无法办到,如今袁世凯官只到七品,离那遥不可及的从二品巡抚还有十万八千里呢。别说朝廷如今是否有合适的官帽出售,即便有,也都是些盐运使、各部员外郎之类的不掌地方实权的官位。朝廷出售这些官职,无非就是给一些想要捞好处的人一个机会罢了。至于另投他人门下,那更是万万不可。既然自己已经在李鸿章那里报了到,如果再做“二五仔”,别说他去投奔的人会不信任他,李鸿章会轻易饶了他?考虑到这些,袁世凯起了从军的想法,而且还只能投到淮军一系之中,他如今需要快速的提升自己的品阶,为自己的大业开展争取一席之地!不过二人看两人如此关心自己,袁世凯心下感动,当即答道:“多谢二位兄台关心,一会我便进城找四叔问问。若无合适的捐纳,尉亭再去从军!”
徐世昌道:“尉亭,如今南方法兰西国的军队常常犯边,这战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开始。如今从军,不是把自己往险地里送吗?”
袁世凯道:“二位放心,战事基本在南方,如今我欲投山东投奔吴长庆!”
文增瑞问道:“就是那个父亲大人的义弟?”
第(2/3)页